![]() |
【書法鑑賞】趙孟頫行書範本《論枕臥帖》專業臨摹指南與技巧分析 |
趙孟頫的《論枕臥帖》為行書作品,紙本,尺寸為縱38.4cm、橫60.6cm,現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
此帖為趙孟頫與鮮于樞書信往來中的代表作之一,與《論裴行儉帖》及《與鮮于樞尺牘(殘本)》共同組成了後來合卷的《墨跡合冊》。這三幅書作不僅展現了趙孟頫精湛的行書技藝,更體現了他與鮮于樞之間深厚的友誼和文化交流,成為研究元代書法與文人交往的重要史料。
趙孟頫(1254年-1322年),字子昂,號松雪道人,元代書法家與畫家。他出生於南宋的宗室,後來在元朝任官,並被尊稱為「趙承旨」。趙孟頫的書法深受王羲之影響,行筆姿態瀟灑,筆法嚴謹,並兼具力量與柔韻。趙孟頫被譽為“書畫雙絕”,其作品在書法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。趙孟頫以其獨創的「趙體」聞名於世,特別是在行書和楷書方面的造詣極高。是後世書家學習與仿效的典範。
![]() |
趙孟頫的《論枕臥帖》為行書作品,紙本,尺寸為縱38.4cm、橫60.6cm,現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 |
《論枕臥帖》是趙孟頫的行書作品,此帖不僅展現了趙孟頫行書的獨特風格,還融合了傳統的書法技法。此帖的筆法以提按分明、點劃流暢見長,蘊含他對行書的理解與對書法精神的把握,讓觀者得以在一筆一畫中體會書寫者的心境與藝術修養。
以下是對該帖的深入的賞析:
【趙孟頫《論枕臥帖》原文】
常州張治中有虞永興枕臥帖,筆意清峭,紹興內府故物,足為希代之寶,吾兄伯幾不可不知也。首云“枕臥來七八日”,末云“世南呈”,凡十餘行。頃都下四次借閱,因不肖嗟賞,遂爾寶秘,不爾,亦不甚愛,可惜可惜。有建業文房之印,紹興小璽,平生僅見此一種虞書耳。(世南字漫,本不知為何人書。苦苦相問,不能固拒,遂道與之,由是遂不復出)
趙孟頫的《論枕臥帖》行書風格一如既往地保持他對筆法的精準控制和優雅的字形布置。其字形端正、筆畫清晰,尤其在收筆處頗有韻味,讓每個字充滿生命力。在技法上,他採用連續不斷的筆勢,輕重相間,使得字帖充滿動感與流暢之美。
![]() |
趙孟頫 / 行書《論枕臥帖》 放大欣賞 【圖1】常州張治中有虞永興枕臥帖,筆意清峭,紹興內 |
•筆法運用:趙孟頫在《論枕臥帖》中使用了流暢而有力的筆觸,展現出行書的韻律感和動感。他的筆劃既有力度又不失柔和,表現出他對筆法的精湛掌控。
•結構布局:整體字形結構緊湊而不失疏朗,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把握得當,使整帖在視覺上達到平衡。這種布局方式不僅增強了作品的美感,也使得內容更易於閱讀。
![]() |
趙孟頫 / 行書《論枕臥帖》 放大欣賞 |
【圖2】府故物,足為希代之寶,吾兄伯幾不可不知也。首雲“枕臥來七八日”,末云 |
•意境表達:此帖中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深邃,反映了趙孟頫對生活和哲學的思考。他透過文字傳遞出一種淡然與從容的生活態度。
趙孟頫書法特點與影響
趙孟頫的書法以行筆穩健、字形均勻、風格自成一派著稱。他的字形注重結構嚴謹,筆畫中既包含楷書的穩定,也融入行書的自然流動。這樣的風格為明清以來的書法家提供了學習範本,對後世書法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![]() |
趙孟頫 / 行書《論枕臥帖》 放大欣賞 |
【圖3】“世南呈”,凡十餘行。頃都下四次借閱,因不肖嗟賞,遂爾寶秘,不爾,亦不甚愛, |
【趙孟頫書法之美】趙孟頫的《論枕臥帖》不僅展現了他的行書功底,也讓人們從中感受到元代文人雅士的藝術情懷。趙孟頫以其優美的筆法和沉穩的字形,為後人樹立了書法之美的典範,值得我們深入研讀與欣賞。
![]() |
趙孟頫 / 行書《論枕臥帖》 放大欣賞 |
【圖4】可惜可惜。有建業文房之印,紹興小璽,平生僅見此一種虞書耳。(世南字漫,本不知為何人書。苦苦相問,不能固拒,遂道與之,由是遂不復出。) |
🥇趙孟頫的藝術成就
趙孟頫不僅在書法上有卓越成就,他在詩、畫、印等方面也均有高深造詣。趙孟頫主張遵循古法,但又能夠融會貫通,形成自己的風格。以下是他的幾個主要貢獻:
⚑ 振興章草與小楷:趙孟頫對章草的復興及小楷的推廣,使得這些書體在元代得以蓬勃發展。他在書法界被譽為「元初三大家」之一。
⚑ 理論創新:他首次提出書畫用筆相同的理論,強調了書法與繪畫之間的密切關聯,這一觀點對後世藝術家影響深遠。
⚑ 文化影響:作為元代文人畫及書法的領袖人物,他在文學、藝術上的成就,使得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廣泛推崇。
⚡️了解更多關於趙孟頫的書法,可以點擊這裡,深入學習這種書法風格的精髓。